9月7日宏粤配资,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世界肺癌大会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是全球肺癌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每年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8000名的肺癌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参与,探讨最前沿的诊疗技术和研究进展。
▲成都医生亮相世界肺癌大会
红星新闻记者9月8日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在本次大会上,该院普胸外科·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杨懿主任团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受邀进行大会口头报告(Oral)的团队,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KONGMING”在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的应用》为题作专题报告,向业界展示了人工智能系统在肺癌多学科诊疗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广阔前景。
“肺癌多学科诊疗(MDT)已被证实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提升诊疗质量,但目前也存在知识更新快,很多医生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循证医学证据、跨专业医生之间沟通不畅、观点失衡等痛点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导致很多地方的多学科讨论无法科学持续地展开。”杨懿说,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在院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团队趟出了肺癌诊疗的特色路径宏粤配资,但也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难点。
展开剩余53%医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学习、大数据整合、无学科偏见等独特优势,成为了杨懿团队破题的新思路。前期,依托自身临床治疗经验累积以及与吴一龙教授等国内顶级肺癌诊治团队交流合作经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一流团队展开深度互动。结合精准诊疗工作实际需求,最终成功开发出应用于肺癌多学科诊疗(MDT)中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KONGMING”。
▲杨懿主任团队
“以智者代表人物孔明作为系统的命名,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致敬,更是我们从‘经验治疗’到‘智慧诊疗’发展思路的转变见证。”杨懿说,这套系统在技术上采用了“推理模型+GraphRAG”的模式,医生可以把它对于复杂疾病的理解能力、对于循证化方案提供的能力作为辅助工具,在多学科(MDT)协作中获得更为客观、高效的诊疗思路依据;同时通过自研的循证数据库,能够极大降低大模型自身的幻觉率,实现对内容呈现准确、溯源的基础保障。
这一肺癌领域的“成都智疗”新思路获各国与会专家高度认可,也为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及专病中心建设理念提供了新的先进思路和破局方式。杨懿表示,团队将着力把“三院智慧诊疗”经验向省内乃至全国推广,力促肺癌MDT诊疗规范化、智能化、科学化开展,为肺癌患者提供同质化诊疗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杨珒宏粤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丰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